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

易安殿 阅读:2 2023-10-03 11:52:31 评论:0

  在民间,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顺口溜都在人们口中流传,顺口溜的内容极为丰富,有的是围绕节日所编,有的是围绕一些特殊的事情所编,顺口溜的出现让人们对于一些重要的节日和事情有了更深的记忆。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 春节的风俗顺口溜简短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
  春节是我国许多流传至今而又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当中分量最重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春节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年中与年假相当的较长假期,更在于春节能够让在外学习与工作的人们回到家中与一年没有谋面的父母亲人们团聚,感受家庭的温暖。初一到十五风俗顺口溜是:年初一贺新岁,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赤口日,年初四接财神。年初五破五,年初六送穷出门。年初七庆人日,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诞,年初十打春去。初十一打石仗,初十二点新灯。初十三上灯日,初十四接灶神,初十五看花灯。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
  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
  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
  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
  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送穷文》。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
  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
  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正月初八日为众星君聚会之期,又是“诸星下界”之日,此日人们有的到白云观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烧香顺星(祭祀星君)。不论是否去庙里进香,这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他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
  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于地。

  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祭紫姑,请子婿
  正月十一日,俗称“请紫姑日”(有的地方为正月十四)。紫姑原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同时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搭灯棚
  民间俗称“正月十二搭灯棚”。意思是元宵节将近,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

  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点灶灯,扎彩灯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扎彩灯啦!

  正月十四,拜临水娘娘,试花灯
  正月十四是“临水娘娘”的诞辰。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

  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称为“试灯”,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历代这一节日都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灯节,是男女青年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对于每一个日子,我们都要珍惜,尤其是珍惜我们能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日子,只有学会珍惜当下,才能了解幸福的真谛。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185147.html

声明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