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点到1点是什么时辰,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一点在古代是什么时辰

易安殿 阅读:3 2023-08-12 21:03:03 评论:0
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一点在古代是什么时辰?

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一点在古代是子时,属于三更。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

扩展资料:

古代十二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对照现代时间为:

子时:23时至01时。

丑时:01时至03时。

寅时:03时至05时。

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

巳时:09 时至11时。

午时:11时至13时。

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

酉时:17时至19时。

戌时:19时至21时。

亥时: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时辰

晚上12点是什么时辰

子时:23点到1 点 丑时:1 点到3 点 寅时:3 点到5 点 卯时:5 点到7 点 辰时:7 点到9 点 巳时:9 点到11点 午时:11点到13点 未时:13点到15点 申时:15点到17点 酉时:17点到19点 戌时:19点到21点 亥时:21点到23点 可根据下表查出具体时辰,例如乙日子时是丙子时,辛日子时是戊子时。

日上起时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甲日己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乙日庚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丙日辛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丁日壬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戊日癸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下午1点以后是什么时辰

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以地支纪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点到1点这段时间.再附给你一点或许对你有★古代人用的时辰时辰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

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中午十一点到十二点算什么时辰

十一点到十二点是:午时。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9,【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午时

12点到1点是什么时辰

此文为星*座网文章,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140441.html

声明

12点到1点是什么时辰,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一点在古代是什么时辰》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